但是欧盟的海滩蓝旗制度提高了标准,地球之友前负责人、政府顾问托尼˙朱尼珀表示。
美国NASA卫星也观测到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浓度降低,这与实施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工程全部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非常吻合,可见,煤电超低排放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此外,低低温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非空塔湿法脱硫工艺对三氧化硫的脱除效果也在测试中得到验证。
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9%。截至2015年4月,全国累计建成投运的煤电超低排放机组容量超过1.5亿千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某些电厂烟气治理系统中气流分布不均、氨逃逸监测位置选择不具代表性造成氨逃逸量过大、除尘系统故障不及时维修影响脱硫系统的运行等等。2011年新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时,我们还为如何实现达标排放而犯愁,觉得标准太严,没有成熟可靠的技术。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2014年提出的超低排放,要求烟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允许的绝对误差为正负15毫克/立方米,显然是测不准的。1.对煤电超低排放的认识超低排放是可以准确监测的一般认为超低排放难以准确监测的主要是指烟气中的颗粒物(或称烟尘),这是由于我国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源自《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该标准中规定了等速采样原则、采样方法以及维持等速采样的四种方法。要长期保持高压态势,并反映在年度工作和中长期规划中。
要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就应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第五,生态环保领域的改革措施要进一步深化。一是在规划时,全面清理目前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包括产业准入环境标准,新的化学药品投放市场的标准等。要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深化改革,建议如生态补偿、流域管理体制、环保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要加快步伐,早见实效。
从这个角度看,目前还没有全面开展大规模的土壤污染防治只有通过全面普查才能分析和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要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深化改革,建议如生态补偿、流域管理体制、环保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要加快步伐,早见实效。我们的点位设置是1010公里或88公里一个网格,这样的调查无法准确反映土壤污染状况。报告介绍了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情况,没有一项是已经完成或者全面推进实施的。第一,经过几年强力治污,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是,污染程度仍很高,改善难度越来越大,部分城市还出现了反弹。
虽然报告对土壤污染防治作了介绍,但仍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2015年,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环境约束性指标都如期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目标超额完成,中国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要长期保持高压态势,并反映在年度工作和中长期规划中。以前我们更多地关注空气、水和土壤等方面的问题。
现在有的河流环境容量已经到极限了,如果继续排放五类水,尽管达标排放,水质却还在不断恶化。这就是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
把环境保护的关卡前移到污染源头环境保护部应该把环境保护的关卡前移到污染源头,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转方式、调结构,最根本的是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功夫。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等,一直是薄弱环节,不管是治理方式,还是治理力度都显不足,需要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破解难题。在科学保护、科学防治上下功夫第一,要加强基础工作。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环境治理是一项持久战,要解决当前的污染问题,需要的时间不是五年、十年,而是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加大开展这项工作的力度,特别是打好污染治理的三大战役。对这些湖泊的治理,以前可能已经投了很多资金,但富营养化还是很严重。同时,还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加大对环保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广环保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按照这个数字推算,大约减少了2000公里的海岸线,海岸带自然湿地减少14.9%。
不仅要加大监管力度,还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及防治设施建设和利用力度。虽然之前已出台很多措施,相关改革试点也在进一步推动,环护部的内部机构也进行了调整,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
虽然这些年环保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基础仍比较薄弱。实际上,湿地问题也不容忽视,它是地球的肾,大规模湿地、海岸线减少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科学分析污染的成因,包括对雾霾成因的分析。在实施三大战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中要更加重视土壤污染问题。
二是任何新材料、新的化学品在投入市场以前,先做好评估。【环境治理是一项持久战,要解决当前的污染问题,所需时间不是五年、十年,而是几十年,乃至更长。当前重点是开展普查,要定时间表。2016年初,水利部公布的地下水动态月报中提到,2015年对分布于松辽平原、山西和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的2103眼水井的监测中,不适合人饮用的四类水占32.9%,五类水占47.3%,总共占80%。
其中,安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6亿元,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21.5亿元,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7亿元。只有通过全面普查才能分析和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目前,资金保障方面差距大,要想把工作做好,十分困难,建议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应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合理的考核机制,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长远效益。
报告中提出,86.6%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达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现在的做法是先投放、先用,用完之后发现有问题再去解决。第二,要统筹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报告中提到,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实际状况还要严重。我认为在惩处方面还要继续加重,让胆敢违法的企业或个人付出更大代价,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好环境。
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工作量也很大,但必须要做。依靠科技解决环保问题,是我们过去工作成功的经验。
要全面加强城镇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仅要普查耕地,还要普查原有城市的边缘地区耕地,以及由工业园区改建的住宅区。
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在受城市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的同时,由于农村生产、建设和开发造成的污染,也危害着城市的环境。而实际上,土壤污染治理难度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治理。